4月18日,浙江省环保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通报2017年全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本次共通报12个典型案例,违法类型涉及水、气、固废,主要违法行为呈多样化,包括干扰自动监测设施、跨界倾倒固体废物、超标排放重金属、私设暗管、不正常运行处理设施等。
浙江素有“环境执法最严省份”美誉。2017年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86万件、罚款8.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和34.3%,移送行政拘留727人、刑事拘留1048人,同比分别增长38.5%和63.8%,执法力度实现历史新高,移送公安案件数继续位居全国首位。2013年起至今年3月,全省共完成行政处罚案件5.9万件、罚款28.6亿元,行政处罚力度居全国第一;行政拘留2882人、刑事拘留4679人,刑事打击力度居全国首位。
本端记者为您盘点浙江去年一年中查处的各类“最”案例,警钟长鸣。
这些案件,是浙江首例——
1)全国首例因“两年三次”排放有毒物质而被刑事处罚的案例
2017年3月3日,椒江环保分局执法人员同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人员对台州市浩宇电镀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企业标排口废水经采样监测重金属总镍超标。后经调查发现,该企业先后于2015年10月23日和2017年1月16日因标排口废水总铜超标被椒江环保分局依法进行处罚。
该企业在两年内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后又实施前列行为,已涉嫌污染环境罪。椒江环保分局依法将案件移送椒江区公安局,企业法人代表阮某、环保负责人章某均被刑事拘留并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七个月。
2)首次查办大气污染物自动监测数据造假案件
2017年4月11日下午,诸暨市环保局次坞环保所环境执法人员根据信息中心提供的情况,会同诸暨市公安局对位于次坞镇的浙江上峰建材有限公司联合进行突击检查。浙江上峰建材有限公司是绍兴市级重点监管企业,在检查该企业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控设施时,发现企业采用在自动监测取样管上套装管子并喷吹石灰中和气体的方式,降低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浓度,以达到干扰自动监测系统的目的。
4月12日,诸暨市环保局依法将该案件移送诸暨市公安局,刑事拘留4人。
3)我省首例涉外企业环境刑事案件
2017年3月2日,金华市环保局开发区分局执法人员在巡查发现,金华宏达钥匙有限公司门口的雨水管网窨井内在晴天有污水排出。
经查,金华宏达钥匙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该公司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在一楼车间和二楼车间分别有一套抛光清洗、研磨烘干设备,产生的废水直排雨水管网。外排废水经采样监测重金属总铜和总锌均超标10倍以上,已涉嫌污染环境罪。因询问对象涉及外籍人员,执法人员在开展调查询问过程中,通过多方协调,联系翻译人员,克服语言障碍,最终明确了各相关责任人责任。3月3日,金华市环保局依法查封企业造成污染的设备,并依法将该案件移送开发区公安分局,目前已采取刑事强制措施6人,其中包括一名西班牙籍技术工程师。
这些案件,是年度之最——
1)近年来涉案人数最多的案件
2017年1月以来,诸暨、常山等地查获多起造纸废渣倾倒案件。经查,倾倒的造纸废渣来源为富阳相关企业,其中诸暨市内多处非法倾倒点共发现造纸废渣7万余吨,经评估,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计3000余万元。常山县境内多处倾倒点共发现造纸废渣约1.4万吨,已产生应急处置费用约470余万元。目前,诸暨市已抓获涉案人员76名,刑事拘留59人,行政拘留17人;常山县已抓获涉案人员27名,刑事拘留24人,行政拘留3人。上述倾倒点的废渣已规范清理完毕,案件还在进一步办理中。
2)按日计罚涉气案件中罚款最高的案件之一
2016年12月6日,慈溪市环保局对慈溪热电厂进行执法检查,并对其烟囱排放口废气进行采样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折算后氮氧化物浓度超标。
2016年12月12日,慈溪市环保局依法对企业下达《责令改正环境违法行为决定书》,并进行立案处罚。2017年1月5日,当地环保部门再次赴企业进行复查,其烟囱排放口废气经监测折算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仍超标。当地环保部门依法对该企业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处罚款140.14万元。
3)按日计罚涉水案件中,罚款最高的案件之一
2017年10月16日,舟山市环保局组织人员对舟山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进行突击检查。根据监测结果,该厂污水排放口所排废水中总磷浓度超标。10月31日,舟山市环保局向该公司下达了《舟山市环境保护局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并进行立案处罚,处罚款10万元。
11月29日和12月27日,舟山市环保局连续两次对该厂进行复查时,外排废水经采样监测总磷仍超标。舟山市环保局依法启动按日连续处罚程序,计罚日期为2017年11月1日至12月27日共57日,处罚款570万元。受到处罚后,勾山污水处理厂积极整改,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整治成效明显。
这些案件,查处难度较大、过程曲折——
1)利用船舶新式手段向海洋违法排污的案件
2017年6月12日,接白峰街道投诉,宁波市北仑区环保局执法人员在白峰街道司沿村司沿码头检查时发现,码头边雨水沟内有部分油污随雨水流入海涂,致使海涂上水草及海水沾染油污,附近海面油花明显。
经调查,2017年5月26日20时左右,宁波瑞鑫清洗技术有限公司的银舟15号油污水接收船船长及工作人员用潜水泵将约10吨油污水从银舟15号船舱排放至司沿码头边雨水沟内。经查实该油污水属危险废物,该企业非法排放危险废物的行为已涉嫌污染环境罪。7月17日,宁波市北仑区环保局依法将该案件依法移送北仑公安分局,目前已刑事拘留5人。
2)以受污染水体特征污染因子倒查污染源头的案件
2017年4月12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市政环保局执法人员发现中横河水质发黑并伴有刺鼻的味道。当地环保局根据水质监测检出二甲基甲酰胺这一特征因子的线索,进一步缩小排摸范围,最终锁定了位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滨海二路909号的温州宇田树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