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论坛+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用电用气用火用油和可燃材料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火灾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相应增大,防火安全的责任日益加重。
可是,个别单位和领导,在抓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往往忽视消防安全的保,作用,演出了幕幕自欺欺人的假戏来。
例是演应付检,戏。某厂在上级组织安全检,前,临时安排厂办的同志制定安全计划,写总结材料,各种规章制度上墙上壁,将平日锁在库房内的灭火器拿出来,擦干净摆放整齐,又将若干名临时工编进义务消防队以应付检例是演能做戏纸上谈兵戏。某行政单位为了通过安全检,就在汇报材料上下功夫,口号计划措施投人都拣好的说,拣大的说。可检,落实率连百分之十都不到。
做戏者就像喊狼来了的孩子,首先是耽误了工作,坏了事。检,的人看了戏,以为此单位真是这样做的,督促的力度就小了。其次是外边的人看了戏,以为这是真正的经验,拿回去照搬,结果是贻误他人。再者是职工群众看了戏,哪个还会认真去干,我们要鼓励实干家,杜绝或减少做戏者。领导要重视和支持消防工作,充分认识到消防工作重点在于防,在防字上多下功夫,多办实事,切实地把本单位的安全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是谓领导之,公众之福矣!
范延,汉书,光传中有这样则故事古代有户人家,其住房的烟囱很直,灶旁又堆满柴草。有位客人此悄景,便好心地劝主人把直烟囱改弯曲些,将灶前的柴草搬远些,否则将会引发火灾。房主听后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熄。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因救火而焦头烂额者被请入上席,尊为贵宾;而那位在火灾发生前直言相劝的客人则被主人忘却了。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此话梢辟地概括了这则故事的意蕴,至今仍给世人意昧深长的启迪。
提出曲突徙薪的客人不愧是真正的智者,他不仅善于察觉火灾的隐患,且能提出恰当的消除隐患的防范措施,实在难能可贵。放眼看当今社会,些单位和地方的领导,对于曲突徙薪之类的替计良策,常常也是嘿然不应,漠然处之。于是,社会生活中不少隐患遂成明灾,小销酿成大祸。有关资料介绍,重庆纂江彩虹桥建造时,位已退休的老电焊工周跃琪老人,先后13次到工地观察工人焊接钢管,发现在焊接承启重拱梁时有两个致命问,犯了焊接技术上的大忌,如不及时纠正,这桥就有垮塌危险。周老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但老人的话始终没人听。
彩虹桥垮塌后,事故调,组证实了老人发现的焊接质量问确是彩虹桥垮塌的原因之。这血淋淋的事实警人们,曲突徙薪中所揭的社会现象,今天仍有存在。
同时,事故发生后,只对焦头烂额者受彰奖励,而提出曲突徙薪之策者却被遗忘冷落的现象也常有所闻。特别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每有案发,对破案有功者披红戴花,而对那些坚持曲突徙薪防范得力而治安稳定的部门和个人,则往往被忘到脑后了。其实,唯有悉心倾听曲突徙薪之言,方可少受焦头烂额之苦。
缘此,为消除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隐患,向敢于秉公直言且确有真知灼的明白人请到上席,献计献策,定能防患于未然。此举倘能推行蔚成新风,实为百姓之福国家之幸矣!
薛福连消防工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