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消防器材网   请 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 行业新闻 >> 消防器材何时进入寻常百姓家

消防器材何时进入寻常百姓家

时间:2011-9-3 12:54:58   来源:中国建筑新闻网   添加人:admin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高层教师公寓(简称上海教师公寓)发生火灾。由此,高层住宅消防安全受到百姓的普遍关注。当年12月8日,公安部消防局出台文件,向百姓推荐手提式灭火器、灭火毯、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救生缓降器、具有声光报警功能的强光手电5种家用消防器材,并鼓励居民配置。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也纷纷就高层住宅消防安全问题递交了议案和提案,家庭消防安全开始受到重视。那么,百姓在哪里可以买到合格的家用消防器材呢?

  市场调查

  全国家用消防器材需求冷热不均

  火灾频发使百姓对居住环境的消防安全愈发关注,也对消防器材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消防器材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了普通市民的愿望。

  江苏省南京市向百姓免费发放应急救援包。手摇式报警收音机、应急手电筒、多功能锤形组合工具、防火逃生毯一个小小的橘红色挎包里,8件应急逃生物品一应俱全。日前,南京市首批5000名居民拿到了政府免费发放的应急救援包。

  据悉,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今年计划给4万户家庭免费发放应急救援包。此次免费发放以街道为单位,通过摇号随机产生发放家庭。今后,南京市每年都将为3万~4万户家庭免费发放应急救援包。

  重庆市将家用消防器材搬进超市。与南京市的做法不同,重庆市的百姓从超市就可以购买到消防应急器材。永辉超市集团与重庆震旦消防器材有限公司合作,在永辉超市北滨路君豪店设立试点专柜,销售常用的家用消防器材。产品包括手提式灭火器、家庭简易灭火卷盘、灭火毯、防火手套、过滤式逃生面具、救生缓降器等,并有专人负责产品的操作演示,确保顾客会使用相关的家庭灭火和自救逃生器材。今后,重庆将在全市各(区、县)的超市设立消防器材销售专柜,争取每个区、县都有一家超市设有消防器材销售专柜。

  山东省青岛市消防器材种类少。据了解,在青岛市经营消防器材的门店里,各种灭火器占据了店铺的主要位置。但这些灭火器的体积和重量均较大,适合安装消防设备的企业和公司使用,并不方便家庭使用。据相关人员介绍,家用消防器材市场看似很大,但消费者往往受到情绪的左右,不能成为稳定的客户。如果研制新产品,还要通过各种质量和安全检测,等上市后,购买风潮已过,市场前景不好预测。一位生产商这样告诉记者。因为家庭防火须要长线投资,但普通百姓没有这个观念,所以一时热销只是跟风而已。由于成本较高,青岛市一些销售消防器材的门店选址较远,在居民集中区难得一见。

  北京市消防器材店散且少。配备简单的消防器材是许多家庭的新选择。然而,在市场上,销售家用消防器材的店铺却很少。记者在网上搜索得知,从淘宝网上可以买到一些家用消防器材。如北京山河恒泰消防器材销售中心网不仅销售消防器材,还可送货,各种型号、各种规格的消防器材都有国家消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示的检测报告。但是,大多数消费者还是比较信任实体店。

  8月19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最大的两家五金市场。记者首先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南三环路成寿寺的朝龙五金交电市场南区,只见市场大门口人来车往,一派繁忙景象。但在市场上,记者却没有发现销售消防器材的店铺,于是只好去市场办公室了解情况。招商办王主任向记者介绍:朝龙五金交电市场建于1999年,分南区和北区,面积分别为2万平方米和3万平方米。因为销售消防器材的厂家都要到消防局备案,且要经过严格审查,所以朝龙五金交电市场南区只有两家销售消防器材的店铺,北区的两家店铺也是南区的分店,南北区都没有集中销售消防器材的大厅。记者随后来到福建贵峰消防厂门市部,只见三三两两的顾客随意挑选着产品。门市部老板告诉记者:虽然我们在这里经营了十几年消防器材,但生意不好,只有零零星星的购买者,没有大宗商品交易。企事业单位、大型建筑公司、工程项目部都有固定的供货渠道,家庭购买者少之又少。

  与朝龙五金交电市场的冷清相比,位于西南三环路和西南四环路之间的京开五金建材批发市场却让记者眼前一亮。记者进入市场后,很快发现了位于市场左侧的销售消防器材的大厅。该大厅位于2楼,共有5家商户。记者走到泰合泰乐销售柜台前,看到各种规格型号的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带、消防箱、消防安全标志和家用消防包等消防器材一应俱全。仅消防水带,泰合泰乐就有PPC(聚碳酸亚丙酯)和聚氨酯等多种材质的。京开五金建材批发市场是如何想到整合资源,筹建消防器材大厅的呢?

  与百姓需求相一致,将安全放在首位。该市场企划总监吴铁强如是说。他介绍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于是经市场研究,我们于2006年筹建了消防器材大厅,主要销售、维护和保养消防器材。经过几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们经营的品种已有几十种,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的几十家厂商有业务合作关系,经营领域涉及工业、建筑、民用、物业等。今后,我们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用消防器材的销售、维护和保养中,不断满足百姓对消防安全的需求。

  专家观点

  多措并举让消防器材早日进入家庭

  消防器材进入家庭好处多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由于受地域差异、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的制约,消防器材进入每一户家庭还有待时日。据统计,我国拥有家庭消防器材的人数还不足全国人口总数的1%,消防器材进入家庭任重道远。

  加强立法,保护消费者利益。专家建议,消防器材进入家庭应提高到立法层面。公安部消防局只是鼓励百姓配置手提式灭火器、灭火毯、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救生缓降器、具有声光报警功能的强光手电5种家用消防器材,并没有强制要求。然而日本的相关法律已制定了38年,韩国也将近30年,我国台湾也有20年,这些周边国家和我国台湾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今天的中国是个快速发展的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上强制执行。另外,还应分析以往发生的火灾事故,出台具体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消防器材应成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重庆市消防总队与商家合作,将消防器材推广到超市销售,这在我国尚属首例。这样不仅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质量,方便消费者采购,还减少了中间环节,让利给更多的消费者,对普及家庭防火知识和推广使用家庭消防器材具有重大意义。但专家指出,用于高层住宅的消防器材主要有烟感、温感、气感等产品。这些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一些高档小区,在普通民宅中使用的并不多。高层建筑防火规范只是对宾馆、酒店、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提出了严格要求。比如,电气防火系统一般只是应用于公共场所。百姓到超市购买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器材,也只是个人行为。要想让百姓认识这些消防器材,就要在进行住宅设计、规划时考虑配置消防器材,把这些消防器材变成民用住宅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这样,百姓在第一次买房时就能看到这些消防器材,认为这些消防器材属于住宅基础设施。一旦这些设施损坏了,百姓也会主动更换。

  消防器材进入家庭关键要增强百姓的消防意识。专家认为,要做好家庭消防安全工作,首先要增强百姓的消防意识,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消防包括消和防。消就是消灭火灾、消除隐患,防就是防范不安全因素。做好家庭消防安全工作,一方面要依靠社会力量,另一方面要让家庭配备必要的自救逃生器材。比如,上海教师公寓火灾事故就是因为许多家庭没有配备逃生器材,或者缺乏必要的消防设施,最后造成了惨痛的伤亡事故。如果当时消防设施完善,并且当事人都会使用消防器材,那么事故的损失也许会减小。

  前景展望

  消防器材进入家庭是必然趋势

  消防器材对减少火灾伤亡事故的作用显而易见。国家和社会对住宅消防安全越来越重视,消防器材进入寻常百姓家是必然的趋势。

  政府应鼓励家用消防器材进入超市。在上海教师公寓大火案发生后,有网友提出想买一个灭火器放在家中,但超市里没有卖的,周围商店也没有卖的,网上出售的不知道质量如何。专家认为,设立小型消防器材销售点,是政府和消防部门所关心的。目前,我国独立式防火探头的市场价格在200元左右,相比动辄上万元的装饰材料来说并不昂贵。由此可见,价格并不是消防器材未被普及的主要原因,只是居民还没有意识到有些小设备也可以保障安全。目前,我国家用报警器还没有形成销售规模,没有合适的销售渠道。产品进入超市还要交一定的进场费,增加了成本。

  同时,政府部门应鼓励与居民生活安全相关的消防器材进入超市,超市也可适当减免此类产品的进场费。随着居民生活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消防器材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必将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家庭应成为逃生的第二通道。上海教师公寓大火把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据资料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拥有高层建筑最多的国家,上海市的高层建筑数量也排在全球第一位。上海教师公寓失火案暴露出高层建筑消防逃生通道少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以家庭为单位,疏通第二通道或第三通道。所以,配备救生缓降器、灭火器、灭火毯等适用于家庭的消防器材对逃生自救是十分有利的。

  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加速消防器材进入家庭。消防器材进入家庭仅靠某些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专家建议,现在很多公共场所都购买了火灾责任险。那么,这些必要的火灾救生逃生设备是否也应该被纳入火灾责任险考核范围呢?保险公司是否可以要求高层住宅配备这些逃生设施呢?这就要求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形成合力,让消防器材顺利进入家庭,保障千家万户的安全。

  生产企业应开发适用于家庭的新产品。根据调查统计,目前市场上适合家庭使用的消防器材数量有限。因此,专家呼吁,生产消防器材的企业应开发生产更多的适合家庭使用的新产品,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区域百姓对消防器材的需求。同时,尽快普及消防救生装备的使用常识,做到人人会使用消防器材、人人参与消防逃生演练,让消防器材更快地进入市场,早日进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