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网讯 摘要:特别是近年来,各种大型综合性医院数量越来越多,大型化、高层化、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此种情况下,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消防安全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就做好大型医院的火灾防控作初步探讨。
2011年8月24日,上海市宝山区宝钢医院外科病房大楼裙楼突发火灾,导致一名全身麻醉正在接受截肢手术的病人,因撤离不及时而窒息身亡。大型综合性医院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就医服务的同时,也给消防安全提出新的课题。特别是近年来,各种大型综合性医院数量越来越多,大型化、高层化、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此种情况下,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消防安全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就做好大型医院的火灾防控作初步探讨。
一、医院常见的火灾隐患
(一)用电设备数量多。一般情况下,医院都大量使用各类检查、治疗仪器和设备,往往是用电数量大、用电荷载高,这种情况下多会因电器线路老化,触点接触不良,用电超负荷,以及短路和断路等原因引起电气火灾。
(二)用火或加热设备多。治疗用的红外线、频谱等加热器械、放射机房内的X线机的电子能量在转化为X射线时产生一定的热能;酒精灯、煤气灯等明火设施、电炉、烘箱等电热设备,稍有不慎会造成火灾;病理室在进行切片制作和处理过程中,经常使用乙醇、二甲笨等化学溶剂,在烘干时,极易发生火灾。住院部为方便病人而设置的微波炉,也会应过度使用或集油垢太多而自燃。
(三)易燃、可燃物品多。胶片室里的胶片,手术室中所有的麻醉剂,生化检验及实验室大量接触和使用各种化学试剂,病理室在进行切片制作和处理过程中,经常使用乙醇、二甲笨等化学溶剂;病房内放有大量的被服、床垫、围幕等可燃物;药库、药房和制剂室内储有大量易燃、易爆物品和放射性物品,种类繁多,性质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控制和处理。
(四)消防设施破损多。医院属于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大,流动频繁,消防设施常常遭到安全意识薄弱、文明素养不高的人破坏。比如,医院的安全安全疏散标志灯或应急照明灯、防火门闭门器被损坏,灭火器、消火栓内的水枪水袋被盗窃等等,一旦发生火灾,影响人员逃生和初期火灾扑救。
二、医院火灾的主要特点
(一)蔓延迅速,火势发展快。受内部装修材料丰富,大量使用可燃物质,易燃危险医疗物品、可燃物资多的影响,医院内部各类电气线路管道遍布四方,加上排风机的作用,一旦发生火灾烟雾蔓延迅速。尤其是住院部存有大量的棉被、床垫等可燃物,内部通道复杂,蔓延途径多,发展蔓延快。如不能及时控制,很快就会进入猛烈燃烧阶段,短时间内烟火将充满整个空间。
(二)人员密度大,疏散较困难。现在就诊的病人大多集中在规模较大的医院,致使医院的人员密度通常较大。据不完全统计,盐城市一个县区级医院每天就诊的人数就达1000人,尤其门诊楼和病房楼人员比较集中,非常拥挤。一旦发生火灾,高温、烟气充满建筑物内,能见度降低,很容易造成人员恐慌、混乱,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三)危险化学品种类多,易产生大量有毒烟气。医院的功能复杂,在存放的药品中有一些危险的化学品,例如医院的药库、药房往往会有乙醚、苯、丙酮、甲醇、乙醇等易燃物质。着火时,这些物质不仅燃烧速度快,而且能够产生大量的烟气,部分危险的化学品甚至有爆炸的危险。
(四)建筑内部结构复杂,火灾扑救难度大。医院建筑主体部分有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等,辅助治疗部分有放射、理疗、病理生化检验等,后勤供给保障部分有药房、制剂室和仓库、车库、配电房、锅炉房、设备维修间等。大部分建筑连成一片,构成回字形或L字形建筑(辽源市中心医院发生火灾的口字形楼连接了门诊、住院处和办公楼)增大了火灾发生后人员伤亡的机率。
三、医院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
(一)消防设施、器材维护和保养不到位。一是大部分医院自动消防设施没有专人管理,甚至消防控制室人员不会操作,导致自动消防设施故障、停用、不具备防灭火功能等现象;二是医院人员密度大,常闭式防火门经常处于敞开状态,或者由于进出人员频繁,导致闭门器、顺序器损坏严重。
(二)疏散通道不畅、安全出口锁闭情况普遍。一是医院患者多,床位有限,迫于无奈在走道或病房内临时增设床位,部分病人家属因看护需要,将简易床设置在楼梯间,造成疏散通道堵塞;二是探望人员较多,医院为防止病人家属无序探望,通常将安全出口加以锁闭;三是夜间为防止偷盗行为的发生,医院保安部门私自将安全出口进行锁闭。
(三)消防监督执法难度较大,常见隐患易反复。一是医院实行全天24小时工作制,通常不能随意停电。因此,消防监督人员在测试自动消防设施联动情况时,无法进行全面测试;二是医院属于救死扶伤的场所,性质较为特殊。如果存在大量火灾隐患,不及时消除极有可能威胁公共安全。依据《消防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需要采取临时查封措施,这样就势必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实施困难较大。
(四)医管人员和医护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不强。许多医院负责人只注重效益,不注重安全,对消防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重视不够,整改时常以各种理由拖延、搪塞,致使许多火灾隐患积累成疾,小隐患变成大灾难。医院的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水平不高,医护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一旦发生火灾,不能科学地组织人员进行逃生和疏散,不能有效地开展初期火灾的扑救。
四、现代大型综合性医院火灾预防的几点建议
(一)组建专职消防队。超过一定规模的医院,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组建专职消防队伍,配备一定专业技术人才和基本的消防器材装备,提高对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以及初期火灾的扑救能力。对于一些固定消防设施,采取常态化措施加以维护,如将经常出入的常闭式防火门改为常开式,并与自动报警系统联动等。
(二)配备常用的疏散逃生器材。在医院的外科楼、病房楼,配备基本的个人防护装备和疏散逃生自救器材,如简易空气呼吸器、救生绳索等。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针对疏散困难的患者专门设置临时避难场所或者斜坡式疏散通道。同时,在医院大楼建设时,须限定病房楼的建筑高度,将不便于疏散的病人及科室安排在较低的楼层。
(三)加强制度化的消防安全管理。落实防火巡查制度,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对自动消防设施每半年或一年由专业消防检测公司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自动消防设施联动正常,在发生火灾后能发挥作用。对医院的高压氧舱、病理室、手术室、药房等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监控,对易燃危险药品应限量存放,一般不得超过一天用量,使用氧化剂配方时应用玻璃、瓷质器皿盛装,不能用纸包装。
(四)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定期对专兼职消防员、重点工作人员、临床各科医护人员、新分配职工、保洁员工等人群进行消防知识培训,经常邀请消防部门专业人员到医院开办消防知识讲座,扩大消防安全宣传的覆盖面。定期组织医生、护士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提供员工四个能力水平,提升自防自救能力。根据医院实际,不断修正和完善应急疏散预案,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